平台动态

贺家平调研督导重点项目建设工作

6月25日下午,市委书记贺家平带队调研督导重点项目建设工作。他强调,要坚定不移抓好重点项目建设,加强统筹协调,做好要素保障,助力项目建设提质增效,以实干实绩厚植高质量发展动能。张宏生、卢金堂、王飞、王信民、唐晓菲等市领导,滁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吕传华参加活动。

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度大企业“发榜”中小企业“揭榜”工作的通知

一、总体要求 聚焦制造强国、网络强国重点领域,通过龙头企业发布产业技术创新和配套需求,中小企业“揭榜”攻关,由大企业与中小企业自愿基于市场原则进行合作,助力大企业精准对接更多未进入供应商体系的协同创新伙伴,助力更多中小企业融入大企业产业链供应链,实现创新需求由市场提出、创新主体由市场选择、创新成果由市场验证,攻克一批产业技术难题,形成一批融通创新成果,助推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

贺家平调研防汛备汛、工业企业和民族工作

6月23日,市委书记贺家平率相关单位负责同志深入仁和集镇、万寿镇和永丰镇等地,实地调研防汛备汛、工业企业和民族工作,他强调: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和实战状态,落实落细各项防汛备汛措施,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市领导宰正平、王信民、董建国陪同调研。

许继伟在全市除隐患保安全护稳定会议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上强调

6月24日下午,市委书记许继伟主持召开全市除隐患保安全护稳定会议暨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加强党的纪律建设、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等重要论述,认真落实全省以案为鉴以案促改除隐患保安全护稳定会议精神,深刻汲取滁河水污染事件教训,始终保持“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扎实做好除隐患、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劲,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图强,市委副书记金力,市领导孙军、李宝君、龚健勇、周文芳、邓继敢、朱林等出席会议。

2024年天长市市管国企引进高层次人才拟聘用人员公示

根据《2024年天长市市管国企引进高层次人才公告》等规定,经过报名和资格复审、专业测试、体检、考察等程序,确定以下8名人员为拟聘用人员,现予以公示5天,公示时间:2024年6月24日至6月28日。咨询电话:0550-7770550监督电话:0550-7770502

关于征集2024年度安徽省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典型案例的通知

各市市场监管局、工业(经济)和信息化局:为贯彻落实《安徽省质量强省建设纲要》要求,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质量管理融合,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推进安徽省重点产业质量强链行动,省市场监管局、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将联合开展2024年度数字化质量管理创新与实践典型案例征集遴选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贺家平主持召开市委除隐患保安全护稳定专题会议

6月21日下午,市委书记贺家平主持召开市委除隐患保安全护稳定专题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抗旱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以及省、滁州市相关会议工作要求。贺家平强调,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排查隐患、加紧备汛,坚决打好防汛备汛主动仗,同时,扎实做好除隐患、保安全、护稳定各项工作,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市领导杜永冰、阚绪瑞、吴国敏、王翔、张钰、苏骏、董建国,及各镇街、市直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关于组织开展2024年重点用水企业、园区水效领跑者遴选工作的通知

一、遴选对象钢铁、炼焦、石油炼制、乙烯、氯碱(烧碱、聚氯乙烯)、氮肥(合成氨、尿素)、现代煤化工(煤制甲醇、煤制乙二醇、煤制油、煤制合成天然气、煤制烯烃)、纺织染整、化纤长丝织造、造纸、啤酒、发酵、氧化铝、电解铝、多晶硅、船舶制造、铁矿采选、平板玻璃、水泥、铅冶炼、锌冶炼等21个行业工业企业,以及具有法定边界和范围、具备统一管理机构的县级以上工业园区。

邓继敢来我市调研督导重点项目建设情况

6月21日,滁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邓继敢来我市调研督导重点项目建设情况。我市市委副书记、市长杜永冰,滁州高新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吕传华及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参加调研。邓继敢一行先后来到江顺科技、海泰新能、永岳医疗等项目现场,与项目负责人深入交流,详细了解项目建设进度、产能规划等情况,现场协调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中小企业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政局、工业和信息化局: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以下称两部门)通过中央财政资金进一步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为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新质生产力、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有力支撑。